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30 00:00:00   来源:    浏览:

一、 案例背景

(1)“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已一年有余,如今已日臻成熟,由最初的固化教学模式到今天的活化模式,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根据语文教学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原则,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研读探究,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教材分析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二、初建课案例及反思:

初建课课堂实录:

找出描写蜡烛的相关句子,谈一谈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它象征了什么?本文要表现什么主题? 

师:文章中有部分语句写的精彩,我们来品味一下。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反思:教师的提问过于零碎,问题的提出过于抽象化,有些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无从思考,不能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整体融进灵魂的深处,难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对主题的理解是被动生硬的接受。

三、重建课案例及反思

重建课课堂实录: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读      句话,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主题再推而广之?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还表现了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因为契柯拉耶夫可以为南斯拉夫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为了安葬红军烈士,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并且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结婚蜡烛。由此可见,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生2:我认为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因为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和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没有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种超越国界的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

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和品味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完美的统一了起来。的确,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

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反思: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四、收获与反思

(1)正确把握问题设置的“深度”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进入到怎样的一个层面,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这就是“深度”的问题。问题设置难度过高,学生无从回答,过低又不能引发思考而有所领悟,这都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在设置问题时,首先应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并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置的问题,宜让学生的思维强度出现在“临界状态”。如果学生认知水平达不到,教师要交代必要的背景知识,切不可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实际水平,任意拔高或降低。

(2)科学探求问题设置“信度” 

   简单的提问,没有思维价值;空泛的提问,无法引起思考。这些都属于问题设置信度低或无信度的现象。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核心在于设疑,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起他们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因而科学的提问绝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所提问题的启发性可有可无;也不是简单地教师问上句,学生答下句。问题的设置要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既要有顺向、横向思考的,又要有逆向、纵向思考的,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其思维的积极性。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眼镜》案例研究
下一篇: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