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我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6-01-14 10:42:10   来源:    浏览:

我的课堂

背景:一天一堂数学课,一堂课如果放在上午是 45分钟,如果放在下午上那只有40分钟,而这一堂课又要处理头天晚上的家庭作业,又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新知识,工作难度之大,工作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如何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既拥有数学知识,又拥有智慧;让数学教学成为师生生成智慧的旅程;让自已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带出一批批充满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

一、课堂

1、复习旧知:

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一定要牢记数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时由于经常出现,要让它们运用时变成一种习惯,如果每一次用到它们的时候都得花费脑力,那是很不上算的。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要因为数学基础知识而浪费他们的时间,而应当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创造性的劳动上去。(选《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4条第14页),为了让学生把运用基础知识变成一种习惯,让学生的后续学习不再因为基础知识而苦恼,我堂堂上课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提问旧知。

存在问题   为提问知识而提问知识,没有把基础知识通过不同方式内化到学生的头脑里。

解决办法   可以化知识为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变换着角度让学生重新认识知识。也可以以题带知识,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勾起对知识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需用时间:大致3分钟。

2、课堂导入:

理论依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趣,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教材或网络或资料去寻找与新知有关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背景做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自我感觉这个环节做得还不错。

需用时间:大致1分钟。 

3、自主学习:

理论依据:新课程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都必需借助教材去实现。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要想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同样也必须依据教材。

操作办法:一堂新课,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已去钻研,且把教材中的所有问题解决掉,别说20钟,就是30分钟也不可能搞定,那么后面新知的学习、新知的运用就不可能去完成,如何达到即让学生掌握新知又让学生学生学会学习?两年来,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头天白天或晚上做完作业时在家预习教材,不会的问题做标记,第二天上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给学生出一组自学提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不会的可以交流,时间5分钟。

存在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七年级孩子们都能及时主动的去预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但升入八年级后,因为孩子们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加上我对孩子的自主学习没有引导到位,导致预习形同虚设,组长交的纸条上划的√纯属造假。

改进方法:本环节前增加一个环节预习检测。教师可直接提问:1、预习时你了解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应注意哪些事项?这些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你会运用吗?这样即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督促学生在预习时深入思考,。

4、突破重难点:本环节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形成能力的关健所在。我常规的做法是根据自主提示的几个问题分别设置一组练习题,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存在问题:每一个知识点的对应练习题都很多,只要是网上下载的,自己感觉很不错,就往幻灯片后面加,导致时间把握不到位,没有为后续的综合检测留下多少时间。

改正方法: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习题或例题,做到少而精,限制时间在25分钟以内。

5、反馈应用。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把前面学的知识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我以往的都学中有点形同虚设,因为每堂课的前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完,就听到了下课的钟声,通过今天的反思,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上压缩前一个环节的题量,进而为这一个环节增取时间,

改正方法:这个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题量不易过多或过少,5个左右,得给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想象空间。

 6、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我总用以下几句话结束我的课堂,这一堂课我们掌握的知识点有1、2、3,希望大家能牢记。这样的课堂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正方法: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黄小国老师执教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常态课小结的方法。

师: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同学们表现都很好,最后一个环节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中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一个问题,抽到哪一个问题就回答哪一个。现在开始,谁愿意试一下。

生:(踊跃举手)师:点一名学生

生:(抽题)我抽到的问题是“去括号应注意什么?”我认为去括号时,一要注意改变符号,二要注意不要漏乘。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才改变符号,正号时不变号。

师:很好。来抽第二题。

生:(抽题)我抽到的问题是“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有哪些?”第一步去括号,第二步移项,第三步合并同类项,第四步系数化为1。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好,就剩最后一题。

生:(抽题)我抽到的问题是“本节课有什么收获?”(笑了笑)我学会了去括号解方程。

(还有同学举手)

师:还有的收获我们课下交流。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解方程,并且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从生活实践中来,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我们努力学习,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再见!

总之整堂课做到学生能讲的我不讲、学生讲不全的相互补充、学生思路不一样的进行讨论、学生讲不出的适时引导、学生讲完后教师点评。

 


上一篇:《羚羊木雕》案例分析
下一篇: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同课异构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