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一个也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2-03-28 00:00:00   来源:    浏览:

案例背景

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教材老篇目,是初中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它被编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性极强。可是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课文,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功并不扎实甚至是空白,再加上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学起来必定有难度。 该怎样上这篇已被许多教师上“烂”的经典课文又能显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呢?我决定走“实用”路线,遵循文言文教学的实际要求——扎扎实实。

案例描述

在学生竞比展示的环节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翻译进行到了第二段,第二段中有一个翻译上的难点:对“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句话中的“后”“前”的理解。

学生张爽翻译时,由于提前进行了预习,所以他对“后”“前”的翻译时恰当的。这时,学生胡江源举手示意。本来我不想让他回答,因为张爽的翻译已经是完整的了,再让胡江源回答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要知道,胡江源是个刚转来的学生,自身的学习、组织纪律性很差:有时候老师还在讲台上讲课,他竟然从座位上离开跑到讲台前面向老师问这问那;有时在课堂上学生们都沉浸在思考之中,他却离开座位来到窗户边上欣赏教室外的风景!让他回答我怕会把课堂学习方向转移了。但是我看见胡江源眼中的那份急切和渴望,又不想伤害他的积极性。我心一横想:索性让他回答一次,也算是对他的一个鼓励,量他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

胡江源起来回答了。果不出所料,他站起来就按原文顺序进行翻译。我急忙制止了他,提示道:“如果你对张爽的翻译有疑义,请你提出来,如果没有,请你坐下。”胡江源急切的回答道:“老师,有,我认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后面的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可是前面的狼又跟上来了。”

他的回答引起了学生的回响。我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因为这个回答正是我下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识记的重点。我借机夸赞道:“看来你真的动脑思考了,有进步!”再看胡江源,他的眼里此时充满了自信。然后,我因势利导,指引其他学生对他们两人的翻译结合上下文进行了评判,给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句话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氛围。

此时的胡江源,他还在投入地学习。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案例分析

圣人们说“有教无类”。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上,其他的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学习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胡江源来说能够融入课堂还积极发言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没能给胡江源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可能他就会“故伎重演”,不仅会扰乱课堂秩序,还会打乱我的教学思维,甚至会让我带着情绪来上课,这样的后果真是不敢想象。尽管在这节课的其余时间胡江源还是积极地举手,但是我没有让他发言,一方面考虑到他的学习耐性,怕他“即兴”发言,或者经不起表扬;一方面课堂是全体学生的,受教育的机会,回答问题的机会要均等。

这节课,我既没有设计优美动听的音乐来烘托氛围,也没有辞采华丽的语言来做个人的展示,也可能在学习知识上我的“授人以渔”做的也不到位。但是,这些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到。我认为,教书育人,重在育人——这节课,我做到了。教育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下Unit3 SectionA3a—4案例分析
下一篇:《羚羊木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