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2-12-13 00:00:00   来源:    浏览:

近日,认真拜读了彭兴顺老师撰写的《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这个篇章,真的有很多的感想和触动。哪位做父母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她能在我的谆谆教导之下茁壮成长,,结合今天的读书心得谈几点家教感言。

一、平等对待,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思想与观念。没有尊重,一切教育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成人尊重中做人,才能学会自尊进而尊重他人。作为家长,我们更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孩子,无权视孩子为己有,为所欲为。忽视他们的人格尊严!

当孩子做错事时,你的表情让孩子觉察到,能够意识到即可,不可过之。脸色变了,孩子已经意识到了,你进而得理不饶人,变本加厉,怒气肆意横流,狂风暴雨足以将孩子淹没……细想,这又是多么狠心,残酷的举动!作为父母,你于心可忍呢?

当孩子送你东西,别不在乎,培养他的利他心,保护他的自尊心,给他表扬。他就可能今天给你一滴水,明天给你一江水,否则,让你干涸滞死!惨痛!正如陶老所言“你可不要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了一般的伤心。”

不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和他交流,想他所想,凭借自己长得比他高,力气比他大,自己是他的爸妈:在自己不顺心,不如意时;在他无意犯错时;在他有过失时……不分青红皂白就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运用武力解决问题。想一想真的是最没出息的做法,既伤了孩子,又伤了自己。

二、积极期待,信任孩子

一段顺口溜说得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变得优秀,首先要培养他的自信心。哈佛女孩不就是一点点自我超越才走向成功的吗?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全部希望,我们也要表扬,鼓励,人前人后说他行,鼓足他的自信心。以便为他今后成功的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书中提到一位农民父亲供出了五位大学生孩子,其实仔细想来,除去这位父亲能够以身作则外,他还能够以一颗平静、温和、平常心来影响孩子,让孩子找回自信,出人头地。回想自身,惭愧之极,在对待孩子错误冷眼冷语相对,孩子低头无奈,恐惧可怜相时;在看到别人孩子优秀,显出对他嫌烦、不理睬,他流露出的那份孤独、痛苦之相时……作为家长确实应该慎重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                                    

三、将心比心,快乐孩子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无权规划他的人生,更无权指手画脚。人生的一切要让他自己去主宰,甚至教训、弯路都要让他亲自去尝试,去感悟,方能收效显著。

有许多父母看到有别的孩子特长多,大胆、活泼时,自己也怕孩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忙于让孩子培养各类兴趣,提升各方面的知识水平,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逼迫孩子遵照自己的意愿。使孩子到了星期天也要奔走于各个培训班之间。剥夺了孩子休息玩耍的时间,这样不但不能开发孩子的特长潜力,而且还有可能抹杀孩子的求知欲望。

一个人的童年是短暂的,孩子终究是孩子,不要让过多的课业压垮了孩子稚嫩的脊梁,更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劳累的、辛苦的,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挖掘孩子的天赋,培养兴趣。使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自己幸福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四、以身立教,影响孩子

印度谚语说得好:“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如: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一个新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 “旗杆” ,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面强化。

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正如彭老师所言: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家长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理解孩子,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家长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上一篇:享受幸福的心灵之旅
下一篇:暑期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