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享受幸福的心灵之旅

发布时间:2012-12-13 00:00:00   来源:    浏览: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心灵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匪浅。

 有幸读了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受益匪浅,读着此书,就好像这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给我指点迷津,为我排忧解难。他又好像一位平易近人而又学识渊博的老人,在我遇到种种困难时及时给我帮助,让我有了明确的方向,给我以极大的鼓励,他就像一盏明灯一样,让我对未来的事业前景充满信心。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牢;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一打开书,挟着油墨香气迎面扑来的是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高智与敏锐,是他对孩子们深沉而炽热的爱,于是一股敬佩与感动油然而生,最让我折服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全心全意地献心于教育事业的热忱,而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宝库中的瑰宝。我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如饥似渴地读着,徜徉在智者的海洋里……

读完其中有几点着实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我就对这些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爱护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作为一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天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是最有效的呢?我总会为这样的事情烦恼。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想想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最调皮的学生也有他自己的优点,他们是多么的天真,我们怎么让他们健康成长呢?让他们有意义地度过高中生活呢?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呀。《给教师的建议》第七十五条中写到:在任何的时候都要记得:“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易脆弱的,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子里装进另一个脑子,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我们怎样来爱护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呢?这就要我们在平时中要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这话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相信他们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孩子。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因为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温柔耐心,会讲故事,笑容亲切,责任心强,关心学生,说话算数,幽默开朗,以理服人,理解学生,严而有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热爱自己的职业,用治学和生活的激情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尊重和包容学生的各种想法,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我.....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努力的做到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使我对学生更信任,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知道我很信任他们,就喜欢把自己在生活中喜怒哀乐写在随笔中,与我一起分享;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事也爱找我帮他们解决,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课下他们也喜欢找我谈心,分享生活中的快乐。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对学生要充满爱心

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怒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三、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

怎样正确引导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说:“正象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教育措施。” 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我们都是平等的,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读完之后才知道我当初对某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当众大声训斥,措辞严厉,以期能“训一而儆百”, 这种暴风雨式的批评是多么缺乏冷静与思考,是多么肤浅与武断。对班里那些相对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同学,我往往给他们的不是关爱、尊重,而是批评。读了此书,我明白了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尊重他们,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时时刻刻让当年我眼中所谓的“差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延续着。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书中说:“每天不间断的读书,给书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的单调乏味,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在忙碌而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多挤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吧: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在繁星满天的夜晚,在春雨丝丝的早晨,手握书卷,沏上一杯清茶,或端坐于书桌前或躺在沙发、摇椅上,享受着这幸福的心灵之旅吧。


上一篇:《高效课堂22条》读书心得
下一篇: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