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精品案例 >
精品案例

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 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30 00:00:00   来源:    浏览:

一、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本文是学生上初中以来学习到的第一篇说明文,在授课时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文中生动的语言,体会其妙处及作用;理解并掌握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学会抓住每段的首句、尾句以及特殊句式进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初建课案例及反思:

初建课课堂实录:

师: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请同学们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例句: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师: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来造句,你可以从中任选一个。

生思考。

师: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你选的是“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我们可以抓住山的形态来进行。

生:像怪兽

生:像仙人掌

生:像骆驼

师:说得好。如果你选的是“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生:像眼睛

师:“像眼睛”是结合霓虹灯的什么来打比方的呢?

生:像星星

师:说的好。结合了霓虹灯的光彩来打比方了。还有没有了?

生沉默。

师:我们来看老师的造句。

反思:

第一,此处设计是“仿写”不是“仿说”,老师心急,在引导学生说后,没能让学生动手去写一写。

第二,“像眼睛”的打比方也是符合要求的。老师在知道学生时却要求学生只结合本体的光彩打比方。

师傅建议:

许艳景:让学生去自主地发散思维,展示自己的智慧,老师不应限制和包办。既然是“仿写,就应该让学生动脑、动手。

刘丽红:要突出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但教师备课要仔细,刚才教师强调说“像眼睛”不恰当,但是课件上的示例却有“像眼睛”。这样会使学生手足无措,对训练的重点和要求更不理解。

我的思考:两位老师的建议很中肯,一语中的。在这个课堂的“仿写”环节中,我操之过急,仅仅是引导学生在口头上进行了“说话”练习,而没有把“仿写”的题目要求落实。这样会给学生传递一个错误的学习信息,让学生觉得写没有说重要。另外,老师在备课时要兼顾教案和课件,教案和课件的内容不能冲突。因此,备课一定要严谨,细致。

三、重建课案例及反思

重建课课堂实录:

师: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请同学们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例句: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师: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来造句,你可以从中任选一个。

生思考,动笔写。师检查、指导。

生展示“造句一”

生:像怪兽,像仙人掌,像骆驼……

生:像驼峰,像长蛇,像狗熊……

师:说的好。选“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这句来写,

我们可以抓住山的哪个特点来进行?

生:山的形态。

生展示“造句二”

生:像眼睛,像星星,像彩绸……

生:像星星,像彩虹,像彩绸……

师:说得好。选“远处的霓虹灯亮了,……”这句来写,我们可以抓住霓虹灯的哪些特点来写?

生:霓虹灯的形状

生:霓虹灯的光彩。

师:说的好,从以上活动中,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生:使说明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动。

反思:

1、教师备课一定要认真、仔细。切不可放过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对教学环节中有疑义的地方要多和其他老师讨论,针对课堂中知识性的授课更要如此。细节决定成败。

2、教师授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想当然”。要放手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练习时间,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收获反思:

我原来在高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今年调到初中,无论从个人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我是一个新手。在实行了新课标后,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动,一个老师如果不能掌握教材内容,不能把握教材的教学方向,那么这个老师是不称职的。但是我想尽快地适应,以缩短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差距。也许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失去了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中仔细认真地来学习来执行进而来研究来转化,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地实施教学,真正的使课堂成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课堂。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登上地球之巅》案例研究
下一篇: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原子》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