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苑风采 > 教师手记 >
教师手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听课体会

发布时间:2015-01-28 14:59:13   来源:沁园中学 赵 婧    浏览:

上周有幸听了杨化伟老师的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杨老师的步步深入,探究验证等做法让我眼前一亮,感受颇深。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说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学习后续几何知识的基础。它是由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整个初中几何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针对学生的特点,原有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可能已经遗忘,杨老师适时引导回忆;在教学上,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尝试、操作,精心设问、启发引导;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学案和动手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在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杨化伟老师设置了新课引入: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画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1的实验操作、说理证实和应用举例;探索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和应用举例;反馈练习;自主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来开展本课的课堂教学。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的实验操作、说理证实和应用举例环节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了等腰三角形模型,让学生拿出模型,先找到它的两腰、底边、顶角和底角。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两个底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让学生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探索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操作得出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教师用叠合法边操作边说明结论正确。学生边说出说理过程,教师边板书,形成继续研究性质2的生成资源。此环节使学生体会化归和转化等数学思想,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用几何语言表述。教师适时小结:(1)性质1的使用范围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2)性质1字的含意;(3)性质1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说明两个角相等的方法,并作归纳。

     二、探索概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和应用举例环节回到性质1的说理页面

师问:两个三角形全等,还有哪些线段和角相等?一学生马上举手发言:BD=CD,师问:这说明什么呢?生答:是中线,是底边上的中线。师引导:AD是作的顶角的平分线,现在又是底边的中线。还能得到哪些角相等呢?生答:ADB=ADC,又因为ADB+ADC=180°(邻补角的定义),所以ADB=ADC=90°。师问:那又说明什么呢?生答:AD是底边上的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概括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教师适时小结:(1)性质2的前提条件是等腰三角形三线指的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2)性质2在运用时往往是已知等腰三角形和三线中的一条线,从而得到另两条线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具体怎样运用性质2呢?出示讲解例题2:已知:在ABC中,AB=ACBAC=110°ADABC的中线. (1)12的度数;(2)ADBC吗?为什么?再次强调性质2的应用。引导学生从对称性上考虑,等腰三角形还有什么性质?生答: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拖出字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教师强调对称轴的叙述,同时补充: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的中垂线。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在强调文字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后,特别肯定了同学们敢于创新的意识.在师生共探索和归纳知识的乐趣中,一节公开课也就结束了。杨老师准确地把握教材,经过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以可贵的真实,留给了大家无尽的回味和思索。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像杨老师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也要提高信息技术,不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上一篇:听卢科研老师《汽化液化》听课心得
下一篇: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