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在线 > 教研随笔 >
教研随笔

让个性之花在有效合作中绽放

发布时间:2013-03-29 00:00:00   来源:    浏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克服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本学期借着苑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这一研修主题。我认真地思考并进行了探究,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那节语文课上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决定改变以往做法,试着让学生先自学,课后积极准备,然后请一名学生来讲这节课。结果,让我想不到的是,学生不仅纷纷毛遂自荐要求讲这节课,而且下面的学生听得很投入,许多问题问出来了:“陶渊明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现实中?”“陶渊明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为什么不弃暗投明,或是过隐居生活?”学生为此争论不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事后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感到新奇、有趣,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不再有象征权威的老师的存在,学生更放松、更自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管那位讲课的学生对同学的提问一时感到手足无措,课堂上也显得有些没有秩序,但学生的注意力却高度集中,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学习效果是明显的。

受到启发后,我便试图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初衷就是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轻松有效地学习。        

在比较充分的思考后,我在课代表协助下对小组进行了划分。首先确定组长,我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只要是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兴趣,成绩不落后,并能积极组织带领同学进行学习的学生即可报名。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如每组一号为优生,二号、三号为中等生,四号为学困生,由于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实力基本相当,便于展开竞争。

刚开始,小组学习侧重于一些课堂上的拓展延伸,我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有个性倾向的品质。渐渐地,一些练习题做完后,我也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有解决不了的,组长统一提上来,我再讲解。这样,我在具体点拨时,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认为进行小组学习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并非每节课都需要小组合作,只有那些单个人难以完成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讨论。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就决不要为了形式而耗费时间与精力。

2.布置一定问题后,要先留给每位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小组交流。一开始就让讨论,满教室的嗡嗡声势必造成学生思想不专注,同时因为学生思维能力不同,反应快慢有别,那些思维敏捷,言语流利的同学往往垄断了发言权,使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的同学考虑不成熟,只听不言。久而久之,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不善言谈的同学只会越来越自卑。

3.保证交流时间。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合作学习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表达、交流、协商、互助。在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老师尽管有非常具体明确的讨论内容,但担心后面的教学设计完成不了,不管有没有讨论结果便草草收场。其实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主权”回归势必打破教师预先设计的,看似有序、缜密,实则机械、呆板的教学流程,学生会走一些弯路。但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惊慌,只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学生的智慧在合作中得到了展现,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此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4.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示范者、指导者。在建立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示范工作。如在教学《诗词曲五首》时,我先授予了一首诗的解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学习其它五首诗歌,这时出现了个别小组“冷场”的现象,于是我就参与到这个小组中,和学生一起示范如何交流所思所学所得、如何分工、如何做记录,如何总结小组的意见,这样给学生导个方向,再让他们展开合作,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巡回观察,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让个性之花绽放,它为学生创设了更多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会不断的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有效、更合理!


上一篇:《高效课堂22条》读书心得
下一篇: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