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苑风采 > 心灵驿站 >
心灵驿站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流程

发布时间:2012-12-25 00:00:00   来源:    浏览: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流程理论依据是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观点认为:团体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的团体都处于一种持续改变的状态。因此,团体的发展应该循着某种轨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发展下去。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团体活动。团体活动又被称作团体练习,它是指团体领导者指导下的一种活动方式。换言之,当团体领导者用一种活动指导成员的行为、讨论或引导他们的注意方向时,就是一种练习。团体练习在使团体咨询富有意义和充满兴趣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构思巧妙、运用得当的练习对于团体的发展是有很多益处的。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往往可以激活整个团体,使学生中各种潜在的成长困惑浮出水面,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观点也会从团体中雨后春笋般在生发出来。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团体活动,还可以增进团体的活力与趣味性,起到引发团体成员情感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降低心理防卫、采集辅导资源、改变团体成员行为方式等作用。

       一节有具体课时限制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

       1、 团体暖身阶段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情绪接纳,要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具体来说包括:

       (1)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

       (2)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

       (3)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如要倾听、积极参与讨论、对事不对人,保密等。

       2、 团体转换阶段 此阶段肩负着由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运用团体动力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发展问题转移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具体来说包括:

       (1)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如案例、小品表演、游戏、影视片断、歌曲等),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

       (2)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积极面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此阶段要把握好,若团体互动氛围不能有效地激活,后一阶段的团体动力就可能受阻)

       3、团体工作阶段 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0分钟左右。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探索。 具体来说包括:

        (1)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

        (2)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3)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

        (4)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探讨有效对策。

       4、团体结束阶段 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历程的最后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结束得好,学生有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而不是不屑和愤怒,他们就比较愿意将在团体中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有效果。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解决。 具体来说包括:

       (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

       (2)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

       (3)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如具体化的优点轰炸、赠言、寓意深刻的名言、感人肺腑的歌曲等)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阶段,恰如起承转合,美妙而迷人。


上一篇: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下一篇:塑造阳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