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发布时间:2012-11-13 00:00:00   来源:    浏览:

 [案例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 仅有84字的小品文, 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微妙复杂的心境。此文深教的着眼点,我定位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教学预设时,课堂程序主要设计为三个大环节:一、读顺 ;二、读懂 ;三、读透(走近苏轼,体会苏轼微妙复杂的心境)。 为了引导学生读透课文,我采用品读文章重点词句和引入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本以为,课堂会循着我的预设思路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是,在课堂教学时,意外事件却不期而至。

[案例描述]: 

 为了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我作了精心设计。

我先抛出第一个问题:文章中,作者发出感慨,哪一句直接表明他的感慨?关键是哪个字?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表感慨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关键字是:闲。

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闲”字的内涵。先让学生给“闲”字组词,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闲”字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它和哪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接近?这个问题有难度,学生的回答虽有些意思,但都与文本隔着一层,未能真正讲透。

 见此情形,我开始引入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1:背景介绍。 2:苏轼写于黄州的词句。  3:苏轼的儒家理想。( 让学生明白苏轼有政治上的远大抱负,有着坚守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寂寞、和凄凉。)

 接着,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提问:在这种心情下,如何理解苏轼月夜游寺的行为?学生就很自然地回答:是一种排遣、发泄。我补充:文中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凄凉,抒发了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

学生感受到了苏轼忧伤、寂寞、凄凉的心境后,我便接着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我引入资料4:儒道的隐逸观。(引这则资料,旨在让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

同样,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提问:被贬于黄州困苦境遇中的苏轼,他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仅仅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于是,就有一些学生回答:有喜悦之情,我感受到了苏轼的旷达乐观。

见学生循着我的引导答出了我所需要的答案,我很高兴。于是,我对“闲”字进行了小结:“闲”既表明自己有着闲情逸致、有着清闲,同时,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闲”是对自己的自嘲自慰。从而,我们就感受到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旷达乐观。

就在我准备再通过品读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描写景物的句子来进一步感受苏轼的心境时,课堂出现了意外。有学生举手表示要发言。他说:文章中,读不出苏轼悠闲喜悦、旷达乐观的一面,相反,文中苏轼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作者含蓄地发着心中的牢骚。

我一愣,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但我很快镇定了下来。忙请他陈述理由,一来对他表示尊重,听听支撑他的这一观点的具体理由是什么;二来也为自己赢得一点时间,让自己能冷静地得以思考。那学生是班中的语文尖子,知识面广,文本也钻得深,曾一集不漏地看完康震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苏轼”节目,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他说:苏轼是个旷达乐观的人,比如《水调歌头》这首词就体现了他的豁达。但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中,他传达出的心境是悲楚辛酸、郁愤难平的,比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是出现在文章最后的,是全文的中心句,最能传达作者情感。“闲人”什么意思?“闲人”就是不能为世所用的人,想要为国家出力而国家偏不用你,闲置你的才能,你不就成了“闲人”吗?苏轼空有才华难以施展,空有抱负难以实现,他以“闲人”自诩,不是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吗?

那学生的话音刚落,班中立即响起了雷轰般的掌声,好多同学点头赞许,表示出认同的意思。确实,这学生分析得挺有道理,回想自己研读课文时,不也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只是后来看了教师教学用书和相关的资料,才把苏轼在文中体现的心境理解成: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知人论世”是一种解读的方法,“着眼于文本”更是一种解读的方法。于是,我决定调整教学内容,决定循着那位学生的发言继续深入下去。我说:刚才好多同学认为文中作者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他抒发的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而没有传达出悠闲喜悦的心境,没有表现出旷达乐观的情怀。那文章传达出的作者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抓住关键的字句进行分析。

学生再次朗读,几分钟后,开始发言。

生1: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的。文中的环境描写,色调幽冷,虽富有诗意,却给人以凄清寂冷之感。如果作者要表达自己悠闲喜悦的心境,那画面的色调应该暖色一些。

生2: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孤苦的。“念无与为乐者”,表明作者的心是孤独的,既然是孤独的,又能有多少快乐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不寻别人只寻张怀民。只因张怀民与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同病相怜,互宽互勉。

生3:我认为作者是有欣喜之情的。至少他看到皎洁的月光是高兴的,“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一词,直截了当地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生4: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的。夜游承天寺,仅仅是因为如水的月色?那肯定不是,那天夜里,苏轼肯定是心潮起伏,心绪不宁,他去承天寺更多的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平。

生5:我认为作者有一颗闲适的心。文中的环境描写语言优美,意境空灵,如果没有一颗闲适的心,有怎能描绘出如此至纯至美的画面呢?

… …                                                                     

学生们的思维激活了,课堂进入了高潮,大家意趣盎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临近下课,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文章传达出的情感是微妙复杂的,既有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不过,“赏月的欣喜”与“漫步的悠闲”这两种情绪是淡淡的,是短暂的,可以略去不谈;“人生的感慨”与“贬谪的悲凉”则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是自始至终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只要有理有据,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案例反思]:

   课堂上,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作了精心预设,通过品读文本与引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作者的心境。因为有了精心的预设,课堂进展得相当顺利,学生也学得主动、积极。但是,我的预设也存在着缺陷。比如说,受《教师参考用书》和一些习题的影响,我把作者的心境理解为“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并想尽了方法把学生朝这个方向引导,这就显得死板了。其实,只要学生感受到作者寂寞、凄凉、忧伤、以及自我排遣的心境就行了,何必一定要讲“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呢?那完全是为了应试,自己的思想没放开。再者,引入的资料多了一些,使学生在没有读懂文本之前,就已有了一个横亘在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先于自己体验的结论。 

课堂上,更要重生成。 本来我是准备再通过品读文中的景物描写来进一步感受苏轼的心境,可是,那位学生的发言让我只能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情绪容易高涨,思维容易激活,课堂也就容易掀起高潮。回想本节课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及其处理方式,我想,要想课堂生成更精彩,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期盼课堂上的意外,也不要恐惧课堂上的意外。当课堂出现意外事件时,我们一定要冷静沉着,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方寸大乱,那么课堂教学就很难顺利开展了。

2、要养善于倾听学生发言。课堂教学中,倾听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意味着老师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同时,倾听学生还是实现师生对话的前提。用心倾听,既能明确学生的观点并给以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也能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稳定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调整好教学进程。

    当然,课堂上的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课堂最后环节,教师小结的内容不尽人意,有点“和稀泥”的感觉,这自然是难以让学生信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立足文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景作一些设想。


上一篇:地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下一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