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地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发布时间:2012-11-13 00:00:00   来源:    浏览:

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普通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交错纵横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也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礼堂中,不断碰撞出知识生命的火花,而教师则要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中,不断激发学生知识生命的潜能。于是师师、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了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引出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反思行为。由此可知,地理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地理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闪耀智慧光芒的一片纯净天空。

“教育的过程像生活的过程一样,必须致力于指导和激发,而不是强加一种预订,和没有意义的模式。”课堂的活力就来源于课堂中“因师、因生、因文本、因时、因地制宜”在合作中百花齐放,充分挖掘文本潜在资源和充分释放学生内在能量。因而在这个动态的教学课堂中,各种知识教育也不是单一、预设的地理课本知识,而是允许各种有利资源的有机渗透的教学。

    1.预设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

地理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靶向性教学实践活动。靶向性是一个中医学名词,它是指疾病治理目标的专一性、亲和性、指向性,这里我们把它移用为教学目标的假想性、预设性。

    预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石。有了预设,地理课堂教学就会有章有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优质高效,就可以避免盲目和杂乱。预设是对地理课堂教学作出规划、设计、假设、安排的一个过程,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总过程作出的整体预案设计,这就需要地理教师精读《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标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学习与思维障碍,如何加以解决,怎样进行引导等等。

    2.生成地理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

地理课堂上得妙,讲得好,效果佳,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所谓“活”,其实就是师生在教学情景中因平等对话和有效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意料之外”;是师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因种种摩擦而产生的思维“智慧”火花,是师生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因创新而形成的“自我”知识新建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使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新的生机和生命活力,它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而产生更多地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有些时候可能尽管是奇谈怪论、异想天开,但其中很多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对师生的今后思维发展是有巨大作用的。

3、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预设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美丽的生成;反之,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低效的。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生成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只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堂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上一篇:学校体育中伤害事故与教师责任关系
下一篇:精心预设,精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