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1-11-29 00:00:00   来源:    浏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从08年我校提出“超前学习,当堂达标”的教改目标以来,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课堂改革之中,我们数学组更是冲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就是要在课堂上实现高效率,即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学生和老师的双效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大胆展示、思维碰撞,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研究方向。

一、课改路上的困惑

2008年,我校领导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杜郎口、衮州一中模式、打造沁园中学高效课堂”的教改目标,全面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我校的高效课堂分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竞比展示+达标提升”。老师们带着激情和信心,很快投入到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之中。特别是我们数学组,更是冲在了教改的最前列。我们马上就遭遇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才能使课堂秩序做到活而不乱;如何让学生大胆展示,引导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讲明白要表达的内容;预习如何指导;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内交流等等。影响课堂效果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1.预习的有效性。

遵守余文森教授《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教定学”。我们先把预习放到课堂上,教师出示学案,学生抽出10分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其他环节。实验后发现,10分钟的预习,有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到讨论的环节,就不能深入。这样连锁反应也影响到其它环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放的长一些,其他的环节就完不成,每天只有一节课,重点的题型得不到训练,放到晚上的家庭作业,难度大,中等生都很难完成,时间一长,班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后来我们又尝试把自主学习部分放到课下。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在家里预习,第二天上课时直接小组交流,课堂展示,当堂达标训练。相比较而言,课堂效果明显提高。随着模式的推进,发现学生在家预习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学生依靠自己,缺乏指导,预习效果自然参差不齐。小组交流时,预习的不认真的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处于弱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10+35分”是连贯的,一天最少两节数学课,一节用于预习,还有老师的指导,另一节用于展示,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怎么解决之个问题,是确保课堂高效的关键问题。

2.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性。

班级中有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合作学习”,怎样加强合作的有效性,减小两极分化的问题。我们从分组入手,每个小组按照好、中、差,男女比例分组,究竟怎么坐才能促进优生的培养和缩小差生的差距。如果让差生与优等生坐同桌,优等生可以随时解决他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但是会不会影响优等生的发展。其次,在交流合作中,每组都有爱表现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很高,而一部分学生不爱说话,交流中处于弱势,怎样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怎么解决之个问题,也是确保课堂高效的关键问题。

   二、课改的优化

     1.加强预习的有效性。后来,我们经过无数次的探讨,确定了预习重基础、降低难度,上课求精炼、适当拓展的原则。预习的时间学校安排在每天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学生根据学案预习第二天授课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会做课本上基础性练习即可,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放到课堂上解决。

学生预习与指导的矛盾基本解决了。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通过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大多数同学能够达到理解概念、会做基础性习题的要求。即使仍有一些个性问题,第二天来校,同学间交流一下一般都可以解决。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大大的调动了起来。而课堂重点主要放在引申方面。经过改进整个课堂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节奏紧凑,师生互动。体现了大容量、快节奏。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即“大组套小组”模式,大组议、小组帮。具体讲就是大组由8人组成,一般有2个优等生、4个中等生、2个学困生组成的小组,这样构建的大组具有“小组内互助,大组间竞比”的特征。“小组内互助”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大组间竞比”为各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每个大组又分2个小组,也是4人组成的互助小组,大组把疑难问题解决后,由小组帮扶学困生,实现共同进步。座位的安排:大组内优等生坐在一起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差生坐在两个优等生的左右两侧,同时优等生可以帮扶差生,减小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自豪与欢乐。

3。模式的初步形成。经过调查、实践、研究,结合本校实际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竞比展示,达标提升” 。第一个环节“自主学习”是在自习课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只能体现在学案设计上,我们在学案设计定型为“知识回顾、自主探究、例题分析,、达标练习”四个环节,对学生的自主预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课一般要设计三次合作交流的环节,第一次是交流学案的基础知识,第二次是交流“效果检测”的错误问题,第三次是合作探究“拓展与延伸”部分。第三个环节是“竞比展示”,展示环节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它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它也是一把督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鞭子,让学生不敢产生丝毫惰性。所以展示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来源。一节课一般要设计三处展示环节,思维展示,成果展示,风采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进行点拨、引导、

分析、讲解。减少对学生回答的陈述,对各个小组的回答进行评价,调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和每位学生学习的热情。第四个环节“达标练习” 是课堂的难点部分,一般由学生合作探究之后,由各小组推荐优秀选手上台讲解,教师适时补充的办法进行。整个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虽然我们在课改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果,但是课改之路仍很漫长,前进道路中仍然布满荆棘、困难重重,我们所取得的一点成果充其量算是课改初级阶段的胜利。自主学习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套用,而传统教学影响深远,渗透到了各个角落。因此,我们在课改进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历了重重困难。其中大部分问题经过老师们实践与摸索得到了解决,但仍有一些问题还在困惑着实验教师:

1.课堂改革以来,研究案例发现;短时内出现新的课堂模式有利于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进行教学,但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老师担心成绩下滑,家长埋怨,又想回到传统课堂模式。

    2.在课改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上的指导,老师们不能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虽然学校不断组织理论学习,但短时间内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老师们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意识进一步确立。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很难,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们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正确地教学定位,合理地科研接轨,主动地吸取教育科研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深入地开展各类教改实践和课题研究,加速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改革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的落实,它已经与合作、创新、探究、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课堂45分钟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上一篇:在 反 思 中 成 长
下一篇: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