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课改研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1-11-29 00:00:00   来源:    浏览:

教师有效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检查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时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营造一种积极的、热烈的、竞争的课堂气氛,一个个闪烁着奥秘之光的问号一定会转化为学生的智慧火花。我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追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讲究追问方式,激发思维 

 老师的课堂追问,要做到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直问,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其目的在于直接寻求答案,例如讲声音的产生,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是需要直接寻求答案的,曲问曲径通幽,发人深思;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例如,在讲音调时,问:“平时人们会看到狗突然警觉地竖起耳朵,这是为什么?”这里,问在“狗”,而意在“声”。这种方式的曲问,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生记得深刻。曲问的另一作法是由浅入深的连续追问,首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但释疑之后能引发更深的疑问,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这种方式的曲问其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虚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有什么现象?这现象说明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样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推向一个高潮,有时学生答错了,教师不必直接指出,只需从反面提出一问,使学生猛然醒悟。曲问的再一种方法是重问,一是从窄到宽的重问。比如,在讲温度计的原理时,先提出:温度计的玻璃管为什么做得很细?玻璃泡做得较大有什么作用?玻璃管内装什么液体?为什么不能装水?体温计为什么做成三棱形?温度上升时为什么管内液体会升高?等到一系列的问题决了,学生自然明白了温度计的原理。这种方式的曲问对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十分有效。二是由宽到窄的重问。比如在讲电磁感应中,可先结合实验,笼统地提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是什么?然后逐步分析:(1)电路有什么要求?(2)什么做运动?(3)在哪里运动?(4)怎样运动?。这种方式的曲问,宽问引路,窄问搭桥,能有效突破难关,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白追问目的,产生悬念 

    追问的作用,就是要在课堂上产生悬念,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导致思维的飞跃、想象力发展。 

产生悬念的追问一种方式是暗问,老师采用陈述的方法,有些句子还闪射出结论的光芒,使学生产生的悬念。比如:“使用电风扇没有降低空气温度,人为什么感到凉快?”学生会疑惑:“真的会降低空气的温度吗?温度没有降低又为什么会凉快呢?”悬念一旦产生,定会引起解决问题的欲望,何愁问题不解决!
  明问也能使学生产生悬念,比如讲大气压时得出:“抽水机真的是把水吸上来的吗?”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明明没有抽水机,水就不会上来,怎么能说不是?”释疑后,学生又会产生悬念,大气压是怎样把水吸上来的?有时学生急于知道答案,教师却不急,甚至有时准备多个答案,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莫衷一是的境地,直到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舒一口气,把悬着的心放下来。教师又来一问……就这样老师通过明暗相间的追问,在设置悬念和释疑的矛盾中上完一节物理课,甚至临下课时再来一问,起到“且听下回分解”的作用。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堂内引申到课堂外,由书本转向生活。学生听这样的课,肯定精神愉快,“多种感官”主动投入,教学效果岂有不佳之理! 

3、把握追问时机,调节氛围 

追问不仅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多时候还应该通过追问调节课堂气氛,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对调节课堂氛围是十分关键的。 

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较分散,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追问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引导学生全心投入学习过程;而在一节课的中间,如果学生注意力因高度集中而疲劳时,教师又应该通过巧妙的追问将学生从思维疲劳中解放出来,一节课中通过实实虚虚的追问,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上课疏密相间,张驰结合,保持学生持久的听课兴趣和学习气氛。 

当然追问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问得贴切,具有开发性、开导性,切忌滥问。还要把握最好时机,问得恰到好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掌控释疑火候。要掌握好学生学情,有的放矢,使“问”有所得,“答”有所得,才能问出艺术水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 再进一步,岂不更好
下一篇: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的有效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