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我想撞高压线!

发布时间:2010-05-21 00:00:00   来源:    浏览:

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里的奇迹》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但在这本书里雷夫老师耐心而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捕捉的经验介绍给我们。每一章里都有触动我灵魂的地方,尤其是“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大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孩子们对他的信任破灭”等话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

那是2001年了,我在一所小学代三年级的语文课并兼班主任。细节的过程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有天下午放学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完成卫生大扫除的任务,我承诺学生如果做的好,第二天就可以带他们去春游的事。第二天早上,杨明同学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至今一直在我的脑际萦绕。

那天早上,杨明同学刚走到教学楼下,看到站在二楼的我,打招呼似的问我:老师,今天还去旅游吗?

他的这句话提醒我想起了自己昨天随意的承诺。我循着声音望过去,想着怎样回答。但映入我眼帘的是根本没看我,更没有向着我走过来的杨明——他没有抱任何希望!我立即有了答案:去,为啥不去呢?我还没想好杨明听了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甚至话音还未落地,杨明就跳了起来,大声喊了出来:“老师说话真算数!”原来,他并不是随意的“打招呼”。空气中顿时弥漫了他快乐的分子,被信任的感觉洋溢在我的心间。一晃10年过去了,这件事时时提醒我一诺千金,一旦承诺,尽力兑现,偶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时,我一定会诚恳的提前给对方一个抱歉的说明。让我避免了雷夫老师讲述的因搬家而毁约的老师所遇到的尴尬和得不丧失。

但是,后来的一件事也让我非常无奈的对学生失约的事,让我在谈到自己是否一个守信的人时,不能坦然地说“我是个守信守约的人”。那好像是2005年的事了。我代音美特长班的班主任。虽然特长班学生的文化课比普班的文化课差一些,但那些孩子确实非常的懂事,懂礼,可能是他们经常的参加外出演出的原因。我和他们处的非常好,因为我自己是美术专业毕业的。班级的各项考核都在前三名(说句拿不上台面的话,我每月的班补都是最高的)。但是时至今日,最让我觉得愧对于他们的就是我对他们的一次承诺:那年春暖花开时,我决定让这群接触艺术的孩子,感受大自然生命萌发的美和力量。于是,我承诺他们学校每周量化考核,我班如果连续一个月是第一名,将兑现我的承诺。那个月,学生做到了,我当然得履行诺言!但当我和学生兴致勃勃准备出游时,因为那时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阶段,学校规定,外出必须申请,批准之后才有组织权。结果可想而知,我的申请被拒绝了,为了安全,为了不出事故,我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因为我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听着学生失望的叹息,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多年来,回想这个毁约,我都良心不安。直到有一天,我在济源研修茶座里看到文昌路小学有位老师和我有同样的经历后,我的良心才稍稍安慰——有人因为无奈,和我有着同样的不安和谴责!

今日,阅读了《第56号教室里的奇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想撞高压线!因为我赞同雷夫的观点: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当然,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和感悟远远不止与此,,它让我在阅读时充满感动和期待,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更适合我们做教师的人看。我要好好的品读这本书,更多的类似的书。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卖后悔药!